5 校園南牆
安琪和羅娜為了找孩子,就直接去了紅色學院,在檔案室找到了豆豆的去向。
安琪和羅娜在校園的露天講台上看到孔子塑像脖子上掛著紅領巾,便毫不猶豫地將紅領巾取下扔在地上,這舉動被一些學生看到,驚訝的圍了過來。
一名華人學生用中文問道:「你們是哪裡來的?竟敢摘下黨授予孔子的紅領巾。」
安琪說:「孔子是二千多年前的聖賢,怎會成為共產黨的一員?」
另一位學生說:「取下紅領巾就是反黨、反社會。」
羅娜說:「孔子是儒家思想,跟黨思想沒有任何關係。」
「你們到底想做什麼?把她們抓起來!」召開批鬥大會的呼聲此起彼伏。
安琪和羅娜的行為引發了學生們的驚訝與質疑,情況十分不妙,在政治覺悟高昂的壓力下,結果已不言而喻,批鬥似乎已經難以避免。安琪和羅娜並沒有驚慌,他們用正念和非常慈悲的心態看著這些被蒙蔽洗腦的學生,就像慈母面對自己的兒女一樣。然而,正是他們的鎮定和慈祥逐漸融化了學生們心中的隔閡,讓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見被動搖。這一切都彰顯了他們對真理的堅定信念和充滿愛心的教育方式。
學生們突然意識到,對她們的暴力鬥爭就像是對待自己親人一樣,雖然黨性非常強烈,但此刻一種莫名的親情更勝過了黨性。
羅娜解釋:「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影響深遠的偉大思想家,其政治、倫理、道德、教育等學說構成孔子的偉大思想,對中國和世界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以及社會心理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仁、義、禮、智、信的儒家思想,影響著人們的道德修養,保持和諧的社會關係,歷朝歷代的國君均有遵循。你們知道嗎?文革時期,黨還批判孔子呢!」
學生們互相對視,許多人搖頭表示困惑,有學生說:「什麼仁義禮智信,怎麼從來沒聽說過?」
另一名學生說:「我們不僅沒有批判孔子,還為他豎立塑像並以他的名義辦學。」
安琪和羅娜用實例及細膩的論述,揭示了孔子思想的真正精髓,強調傳統文化與紅色意識形態之間的矛盾。這讓許多學生陷入了沉思,他們首次質疑自己長久以來被灌輸的理念。
這時不斷有學生和教師來到現場,安琪和羅娜堅信正念正行一定能夠鎮住這個空間場,每一個師生邪惡的一面都是不正確狀態,他們一旦來到這個空間中都會不知不覺地生出正念來,包括校園警察來到現場也突然變得很正面的樣子。
安琪講述道:「我兒子曾在紅色學院就讀,後來又成為這裡的教師,當初我讓他進入紅色學院讀書,可能跟你們現在的心態一樣,是衝著孔子的名號和傳統文化而來,但是我的兒子並沒有學到『仁、義、禮、智、信』,而滿腦子裝的都是『假、惡、鬥』,現在他在監控人民,侵犯個人隱私,幹的都是不仁、不義、不禮、不智和沒有正信的事,看不到一點回歸傳統的影子,我為當初的選擇後悔莫及。」
台下的師生們議論紛紛,這時Tina也來到現場並走上講台,介紹了自己的記者身份,說:「我採訪了許多民眾,特別是對腦控做了民意調查,發現幾乎所有人曾經被腦控或現在正被腦控狀態,不過人們對腦控的認識都沒有太大反感,反而認為是黨媽媽應該的舉動,誰要是反感的話就是對黨不忠誠的表現,被調查者普遍認為腦袋裡不能想過去的舊社會,也不能想黨不喜歡的內容,更不能有反黨念頭,如果把握不好就會犯思想罪,心裡必須有一道牆將這些敏感問題過濾隔開。而其它的各種念頭,包括各種骯髒念頭都是允許的,緊繃在心裡的這股弦,時間長了也就習以為常了。這對所有被監控監聽的人們來說沒有認為不好,都認為黨媽媽管控孩子是應該的。這是我這幾天的調查結果,我想大家是否都認同這樣的結果呢?」
台下的學生對Tina的概括性的總結都點點頭。Tina發現這裡的學生並沒有從中體悟到什麼,幾乎麻木狀態,她對此很驚訝但也不方便發表任何主觀評論。她聯想到這些被控制思想的人們,情形與紅色大本營的手機監控如出一轍,那裡的人們也都習慣了不能在手機裡或手機旁邊隨便發表黨不喜歡的敏感言論,雖然加州人民不能上網也不能使用手機,但是黨可以將監控直接進入大腦,針對敏感言論更容易掌握。
在孔子像前的現場辯論,是一次思想的碰撞。Tina知道,一旦有人質疑是非常危險的,果然有人叫了起來:「哎,怎麼越聽越不對味,你是哪裡的記者啊?不像我們社會主義的紅色記者。」
Tina回答:「是的,我不是紅色記者,我來自紐約的一家媒體。」
「你們是從紐約來的?啊,聽說你們正遭受飢餓和苦難。」一位女生說。
「你們生活在資本主義的壓迫和剝削之中,很可憐,你們受苦了。」一男生說。
一位教師拿著一張報紙說:「你們看,報紙上的圖片,紐約人民都飢寒交迫樣子,牛仔褲磨破了很多口子,腿上的肉都亮了出來,沒有錢來補上補丁。街上到處是乞丐,社會一片黑暗,我們社會主義很快就要解放紐約了,讓紐約人吃得飽,穿得暖。」
有一位好心的女生從口袋裡掏出一片麵包遞給Tina說:「Tina記者,你們受苦了,我身上還有一片麵包,送給你。」
Tina接過麵包,感覺硬邦邦的,色澤發黑,她當眾人面輕輕的咬一口,口感粗造堅硬,雖然很難吃但也堅持要吃下去,她心一酸眼淚滾落下來。
同時也有人給安琪和羅娜遞上差不多相同的麵包,兩人看著這些像自己孩子一樣的學生,心生憐憫,也都流下了眼淚,他們正是長知識、長身體的年齡,非常需要補充營養,卻吃著這樣低廉品質的食品,甚至都吃不到奶製品;他們也是愛美的青春時代,卻穿著老粗布,許多人的衣服都加了補丁,這不是紐約人把牛仔褲撕爛趕時髦,他們真的買不起更多的布料,因為布匹也是憑布票供應的。
Tina對眾人說:「謝謝大家的一片心意,我能體會到你們心裡還有一片沒有被泯滅的純樸和善良,這是最珍貴的,很抱歉!我們吃了你們心愛的食品,很可能就吃掉了你們的一頓午餐,不過我的車裡也有一些來自紐約的食品,想請你們嚐嚐。」
Jason迅速拿來了兩箱乳製品和三箱各式小吃,分發給大家,安琪也將車上的食品全部抱了出來,現場200多人幾乎每人手上都拿到奶品和香脆的小食品,大家像過盛大節日一樣吃起來,無不在心裡暗暗驚嘆,特別是酸奶和果凍令一些女生高興得跳了起來,感到從未品嚐過的香甜。
學生們似有所感,對比強烈,讓他們在心底重新審視自己的現實生活,卻不敢明言,不過還是有些膽大的學生小聲議論,「我們還在同情他們,結果我們才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呢?」許多學生還私下對他們的穿著也議論起來,他們的服裝都是很好的布料和款式,而自己的衣服在他們面前不堪入目。
Tina揭示了加州以外的世界現狀。她提供的訊息和食品,無聲地反駁了那些誇張和誤導的官方宣傳。
Tina又說:「其實,我們來這裡還想告訴大家,天外有天,你們是否知道昏霾外存在藍天白雲?」
「一派胡言!」學院黨委書記兼教導主任的龔書記大聲回應,他和華人權威教授胡浩也聞風而來。
「你們這是幹什麼呢?你們吃的是什麼呢?」龔書記邊說邊將幾位學生手中的食品扔到地上,並狠狠踩上幾腳說道:「這是資產階級的東西,是階級敵人的糖衣砲彈,是麻痺人民的腐蝕品,是海外勢力爭奪人民群眾的武器,你們的思想太缺乏階級覺悟、太缺乏政治鬥爭精神。」
龔書記又面對台上的幾人大吼:「你們是做什麼的?竟然敢闖入學校重地腐蝕我們的學生,搞階級敵人的破壞活動,分明想把我們純潔樸素的學生拉下水。」
安琪說:「我想讓同學們知道霧霾之外存在藍天白雲。」
胡浩教授回應:「藍天白雲是資本主義社會宣揚的封建迷信,那隻是幻想家想像出來的東西,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麼藍天白雲。」
現場的校園警察知道藍天白雲是敏感話題,又聽龔書記和胡浩的說法,這時候如果還在袖手旁觀似乎說不過去,就被動地上台去掏出手銬準備抓人。
一場政治悲劇似乎還是難以避免,羅娜突然大叫一聲:「天啊!你們快看看孔子像。」
只見一束明亮陽光照在了孔子像上,人們都看到這明亮的陽光,從未見過比燈光還亮的陽光感到非常驚訝!再朝上面看去,陰霾已經亮開一個洞,哇!洞外面不就是藍天白雲嗎?藍天白雲就在眼前啊!學生都驚呼起來,警察也相信眼睛看到的比專家否認的更真實,無不對此奇異天象稱奇。
當天空奇跡般地出現一縷陽光和短暫的藍天白雲後,觸發了在場幾乎所有人的反思。被陽光所喚醒的,是那些被壓抑的信仰、希望和真理。即便在這樣濃厚的政治壓力下,也有學生勇敢地承認真相,儘管真相挑戰了他們長期以來習以為常的信念。
不過當中卻有少數教師閉上了眼睛,龔書記是帶頭閉上雙眼的人,他堅持自己什麼也沒看見,眼前分明就是一團漆黑,沒有光,更沒有藍天白雲。而胡浩教授卻睜開鏡片後面那雙大大的眼睛,一幅視而不見的樣子,認為這只不過是海市蜃樓,是朦朧的太陽折射出來的幻像。
二人邊說邊離開現場,學生們給胡浩教授讓開一條道,緊閉雙眼的龔書記緊隨其後。
不料胡浩撞上了校園的南牆,痛得大叫一聲,眼鏡跌落在地,可是閉著雙眼的龔書記並沒有因前車之鑑而即時止步,也跟著撞上南牆「哎喲」大吼一聲,假牙隨聲飛了出來,一個滿地摸眼鏡,一個滿地找假牙,二人爬在地上腦袋又對撞一下,引發背後的學生哄堂大笑,兩人覺得趕快離開比找眼鏡和假牙更急迫,於是也不敢回頭一溜煙跑掉了,現場學生更是笑得直不起腰。
龔書記和胡浩教授的反應,讓整個事件增添了諷刺色彩。現場發生的鬧劇,成了不願改變和抵觸新思想者的滑稽縮影。這也進一步激起了師生們對現狀的反思,有人開始懷疑,這樣的制度是否真正符合他們的理想與未來。
校園警察在台上斷定並非海市蜃樓,他與同學們一樣,也相信自己都被迷惑在神秘的陰霾之中,就想讓他們指點迷津。
羅娜說:「其實沒有什麼迷津可言,藍天白雲本來就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只不過每個人的心被迷失了,而看不到陰霾外面的真相,當一個人不信神的時候,就看不見神,當人們也不相信藍天白雲的時候,也不會看到藍天白雲,陰霾它就是來迎合每個人的心的,反之,如果能夠清除心中那片陰霾,陰霾也就少一分能量,離藍天白雲就進了一步。」
台下師生紛紛求解,如何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如何可以遠離黨的無神論和黨的一切組織,安琪和羅娜就給師生們散發一張張小卡片,許多學生照著卡片讀起來:「抵抗數字社會清除自身昏霾」,這似乎成為一場覺醒的象徵。每一個願意唸出卡片內容的人,實際上都在心中點亮了一盞希望之燈。這小小的行動波及了一整片心靈的海洋,讓沉睡的人們在陰霾中看到了一線光明。
學生們親眼目睹胡浩和龔書記的舉動,不想被培養成為睜眼說瞎話的人,從而引發一大批學生退學。為了阻止這股退學潮,胡浩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用許多科學論點徹底否認了藍天白雲的存在,龔書記馬上配合這篇文章,用一篇非常強烈的政治性語言,尖銳地批判迷信藍天白雲的師生。
在這樣的啟示與行動之下,紅色學院的學子們開始認識到,簡單的選擇可能決定著生活的真實方向。對於無神論的質疑,對於傳統文化的回歸,對於藍天白雲的信仰,這一切都代表著他們對真正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開始邁向更具希望和信仰的未來。
發佈留言